每年的双十一不论是电商的订单系统、阿里巴巴的服务器,还是到快递物流公司的仓干配全线,都承担着巨大压力。这一部分我们试图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双十一的峰值究竟有多高。
(一)电商季节性强于快递
年化阿里巴巴与京东过去四年数字,我们发现电商在双十一当天的GMV量基本是全年日均水平的10-14倍,且双十一GMV与平日的差距呈现出不降反升的势头。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尽管双十一的增速已经越过最高点掉头向下,但不论是京东亦或是淘系,旺季效应似乎反而在逐渐增强。表观数字显示这是因为双十一时期GMV的增速高于平日。
但到了实物商品层面,电商做的是流量生意,平台的压力在于服务器、数据接口、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加上交易分散在数以万计的商家处,使其能够承受较平日十倍以上的流量;但落地到商品寄送,需要基于仓干配所需要的人员与资产配合,快递行业所能承受的物流峰值(或者说与平日的比值)低于电商的流量,直接造成商品向二三线品牌快递溢出。
我们采取双十一当天票数与全年日均票数的比值来度量快递淡旺季的物流弹性。由于16年数字并不完全,我们按照2015年新闻中披露的几家电商快递来计算,双十一当天的订单量通常是全年平均的5-7倍不等,而实际揽收的倍数预计在3倍左右。
(二)对季节性的应对:人力与资产实打实的投入
从过去来看,快递公司在旺季之前往往会扩张自身产能,从上市公司层面,体现为扩建转运中心、临时招募人员、雇佣更多外包运力等方式筹措更多劳动力以应对,过去行业内有种说法:头一年双十一旺季扩建的产能,虽然在随后而来的春节必然有所闲置,但一般到一季度末尾的时候,随着行业本身的自然增长,就能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后在次年旺季之前继续新的一轮产能扩张,其过程可谓成长与周期交织。
但这样的“惯例”,却在行业近年的发展中逐渐体现出问题。
问题1:旺季只赚吆喝不赚盈利
行业四季度业务量一般占到全年的1/3左右,而从去年4家A股上市公司的分季度收入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一趋势。即使是对电商件依赖程度最低的顺丰,16年四季度的收入也占到全年的30%,而韵达、申通与圆通四季度收入占比更是分别达到34%、31%与32%。收入与业务量的结构基本匹配。
深圳市汇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深圳电子商务仓储、深圳物流仓库出租、深圳电商仓储物流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敬请关注!